新年从吃好开始,腊月初八,我国传统习俗过腊八节,粥香气扑鼻,享受团聚之乐。腊八粥品种繁多,以多种粮食为主料,包括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红枣、莲子、花生、桂圆和各类豆类。一碗鲜美的八宝粥,不仅是季节美食,更是滋养脾胃之佳品。
腊八粥的制作方式,源于中医“五色入五脏”的理论,同时符合现代营养学多元化配餐原则,受到了清代名著《随息居饮食谱》的充分肯定,将粥誉为“人间第一补身粱”。因粥制法简,五谷皆可入粥,使其营养均衡丰富。
01一碗腊八粥温暖寒冬
腊八粥的营养价值在于:
1.滋养身体:煮粥过程中,水面上会生成白色黏稠状米汤,被称为“米油”,富含营养,可滋润肌肤。
2.营养均衡: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每日应摄取至少12种食物。粥既可加入多种辅材,满足此要求,保持营养平衡。
豆类所含淀粉及蛋白质量是大米三倍,并富含谷类缺乏的赖氨酸,将二者搭配,既提升蛋白质利用率,亦提高粥品的营养成分及口感。
3.补充水分:粥水含量高达90%,身体吸收慢,滞留时间长,相比单纯喝水,更易湿润身体。
02腊八粥里加点料,营养翻倍
腊八粥以其丰富的食材,具备良好的营养价值。如:
1.大豆、绿豆、黑豆:营养丰富,具有保健效用,如清热利湿、生津止渴、调肝健脾等。
2.山药、莲子、粳米:补益脾胃,缓解冬季体寒胃弱等症状,如山药健脾益肺、补肾壮阳;莲子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粳米助中益气、健胃和胃、益气力、增体力等。
3.桂圆、大枣、黑米——补气养血
部分人士冬季畏寒,尤以女性群体为甚,她们可能患有贫血或血液循环受阻。推荐食用有助于补气养血的粥品来增强体能与改善血液循环。
桂圆有益于提高造血机能,缓解疲劳及贫血症状,并具益心脾、安神补气之效。大枣含有多种氨基酸和有机酸,具有补脾和胃益气生津、养血安神及解表镇痛等功效。黑米富含铁锌硒等矿物元素和诸多维他命,有‘补血米’之美誉,适用于贫血儿童、孕妇及产妇食用,且黑色入肾,黑米性质温和,兼益脾胃。
4.枸杞、人参——滋阴益肾
冬季寒冷致阳气耗损,补肾成为关键。致辞:“枸杞誉为滋养肝肾的佳选,其中所含的多糖和其他成分对血脂具有调节作用,能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血管健康。黄精乃传统中药中的补益良品,具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之功”。
03根据情况“定制”腊八粥
建议搭配原则:
1、若脾胃虚弱则应添加红豆、桂圆,避免使用寒凉易伤脾胃的食材,如绿豆、荞麦、燕麦等。多用糯米、红豆、桂圆、大枣,达到健脾补气温胃效果。
2、消化不良者应考虑添加糙米,减少蛋白质含量过高的黄豆、黑豆。应多泡些暖胃的糯米和糙米,煮至软烂以便消化。
3、有心血亏损问题者宜常食用莲子、花生、龙眼肉、酸枣仁、核桃仁、红枣等,可助益气血、养心安神,有助于健脑安眠。
4、若血糖偏高则应选用燕麦、杂豆等低GI食品,适量减少大枣、葡萄干、桂圆等,多放杂豆并注意熬粥不宜过于稀软。因燕麦有助于降低血胆固醇及预防动脉硬化。
5、虚寒咳嗽者可考虑添加百合、银耳等温补食材,此类食材具有润肺止咳、滋阴润燥功效。
6、食欲不佳者应增加山楂、蓝莓等酸味食物,如花生、腰果等坚果碎和山楂、蓝莓、葡萄干等,有助于开胃。
7.血压偏高者推荐:食用芸豆及红小豆
可将主食中的大米尤其是糯米或白米替换为芸豆和红豆,这两种豆类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以及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且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有利于维持血糖与血脂水平,对高血压患者具有积极影响。
此外,也可加入芹菜叶、西红柿和山楂等一起烹调,有助于稳定血压。芹菜叶中含大量钾元素,能协助调节体内钠钾比例,有助于降压;西红柿中的番茄红素与钾有助于降低血压;而山楂则有降脂降压之效,日常食用有益于维护心血管健康。
04熬粥方法很重要避免营养丢失掉
1.针对性食材处理
根据各类食材特性进行清洗、浸泡、脱壳、去籽、精选等工序。如豆类等难以炖煮食材需先充分浸泡,以保证熟后口感柔滑。
2.熬粥勿放碱
煮腊八粥时添加食用碱易导致B族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流失。建议采用锅具的“杂粮粥”功能,方便煮出黏稠美味的腊八粥。
#腊八节养生知识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