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龙眼肉 > 龙眼肉栽培技术 > 正文 > 正文

中药资源大典华南龙眼肉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12 15:14:06

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重要的生态资源,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龙眼肉

Longyanrou

LONGANARILLUS

荔枝奴、桂圆、贺眼、圆眼、亚荔枝。

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DimocarpuslonganLour.的假种皮。

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名医别录》载:“龙眼,无毒,除虫去毒。其大者似槟榔,生南海。”《图经本草》载:“龙眼生南海山谷,今闽、广、蜀道出荔枝处皆有之。木高二丈许,似荔枝而叶微小,凌冬不凋;春末夏初,生细白花,七月而实成,壳青黄色,纹作鳞甲,形圆如弹丸,核若无患而不坚,肉白有浆,甚甘美;其实极繁,每枝常三二十枚,荔枝才过,龙眼即熟,故南人目为荔枝奴”。《本草纲目》载:“龙眼正圆,《别录》苏恭比之槟榔,殊不类也。其木性畏寒,白露后方可采摘,晒焙令干,成朵干者名龙眼锦。”本草记载与现今所用龙眼基本一致。

龙眼肉的花,果图

花序顶生和近枝顶腋生,多分枝,密被星状毛;花梗短;萼片近革质,三角状卵形,长约2.5mm,两面均被褐黄色绒毛和成束的星状毛;花瓣乳白色,披针形,与萼片近等长,仅外面被微柔毛;花丝被短硬毛。果近球形,直径1.2~2.5cm,通常黄褐色或有时灰黄色,外面稍粗糙,或少有微凸的小瘤体;种子茶褐色,光亮,全部被肉质的假种皮包裹。花期春夏间,果期夏季。

(图片:《新编中国药材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常绿乔木,高通常10余米,有的可高达40m;胸径可达1m,有板状根;小枝表面被微毛,散生苍白色皮孔。叶连柄长15~30cm;小叶多为4~5对,薄革质,长圆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两侧常不对称,长6~15cm,宽2.5~5cm,顶端短尖,或稍钝头,基部极不对称,上侧阔楔形至截平,几与叶轴平行,下侧窄楔尖,腹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粉绿色,两面无毛;侧脉12~15对,仅在背面凸起。

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地,以广西产量最大,福建产的品质最佳,道地产区为福建莆田,广西博白。

龙眼肉药材图为纵向破裂的不规则薄片,或呈囊状,长约1.5cm,宽2~4cm,厚约0.1cm。棕黄色至棕褐色,半透明。外表面皱缩不平,内表面光亮而有细纵皱纹。薄片者质柔润,囊状者质稍硬。气微香,味甜。(图片:《新编中国药材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怕霜冻,喜阳光。以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2.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

3.病虫害病害:根腐病。虫害:尺蠖。

夏、秋二季采收成熟果实,干燥,除去壳、核,晒至干爽不黏;或将果实除去壳、核,假种皮直接晒干;亦有地区取果实直接干燥,称为“泡圆”。

甘,温。归心、脾经。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1.抗应激作用龙眼肉的提取液,对小鼠遭受低温、高温、缺氧刺激有保护作用。

2.抗焦虑龙眼肉的甲醇提取物能明显增加小鼠冲突缓解试验饮水次数,证明具有抗焦虑活性。

3.对内分泌的影响龙眼肉的乙醇提取物可明显降低雌性大鼠血清中催乳素的含量,大剂量时显著减少雌二醇和睾酮,明显增加孕酮和促卵胞刺激素的含量,而对促黄体生成素无影响。证明龙眼肉乙醇提取物可影响大鼠垂体-

性腺轴的功能。

4.抗衰老作用龙眼肉的水提液在试管中在试管内可抑制小鼠肝匀浆过氧化脂质(LPO)的生成;龙眼多糖有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作用,但抑制LPO的作用呈双相性,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着龙眼剂量的增加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当剂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反而减弱,直至恢复到与对照组没有差别。

5.增强免疫作用龙眼多糖口服液能使小鼠的胸腺指数升高,能使小鼠的抗体数明显升高,同时使动物的溶血空斑数明显增加,能增强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能增强ND细胞的活性,能增强细胞的吞噬率及吞噬指数。还可增加小鼠炭粒的廓清速率,增加小鼠脾重,增强网状内皮系统活性。

以上节选自《新编中国药材学》

获取更多药材知识请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longyanroua.com/zpjs/8736.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龙眼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