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龙眼肉 > 龙眼肉栽培技术 > 正文 > 正文

民间草药地菍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27 10:54:52

若说到解药,山野草地菍(rěn)便是,可解木薯毒。

在南方,有人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木薯中毒,找到地稔根杵烂,冲开水服。毒便麻溜儿的解了。

在南方,有人被毒蛇咬伤,同样将地稔根杵烂,冲开水服。毒同样麻溜儿的解了。

很多植物的药效里,都有一个清热解毒之功,可见解毒于治病的重要性。而地菍,能解植物毒,动物毒,药效值得一探。

它长于我国南方的山坡、茶园、田间、路旁,是一种很奇特的铺地植物。叶子像个小妖精,喜欢换造型。除了终年葱绿之外,还会不时变成粉红、紫红、暗紫等。并有暗红色的斑点陪衬。

淡紫红色或紫红色的聚伞花序顶生,一个花序有1~3朵小花,五个花瓣,花药一长一短,长的紫色,短的黄色,有着牡丹般的美丽。

地菍的“菍”同“棯”字,为枣树的一种。事实上它却是野牡丹科野牡丹属植物,为高10-30厘米的小灌木。野牡丹是高0.5-1.5米的灌木,所以有些地方将野牡丹称为高脚菍,而地菍则被称为矮脚菍。它同时还有地茄、古柑等称呼。

除了是一种很好的观景植物,地菍的果子是很多人野外玩乐的美味。每到夏天,地菍会结出一个个浑圆、带稀疏小刺的小浆果,等绿色慢慢转化成红色,再变成紫黑色的时候,就到了地菍果子的收获季节。

这些果子,用手一捏,暗红色浆汁飞溅而出,其味酸酸甜甜。吃完之后,连舌头都打上了印记,红一块紫一块的,所以地菍果子的着色功能很强大,提炼出的天然色素,可用于饮料、果酒、糖果和点心的着色。

除了美味与观景,地菍的治病本事如何?

根不是能解毒吗?治病功效可以想见。全草或果,同样有看点。

地菍果补肾养血,止血安胎。治肾虚精亏,腰膝酸软,血虚萎黄,气虚乏力等,所以食用地菍果的好处很多哟。

选方:

1、治贫血,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胎动不安:地菍果15-30g。水煎服。(《广西本草选编》)

2、治脱肛,子宫脱垂:地菍果60g,红糖30g。煎水冲鸡蛋2个,早晨空腹服。每日1剂,连服1星期。(《安徽中草药》)

地菍根味苦、微甘,性平。归肝、脾、肺经。

具活血,止血,利湿,解毒之功效,可治痛经,难产,崩漏,白带,咳嗽,风湿痛,牙痛,瘰疬等。

1、治虚火牙痛:地菍根30-60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2、治咳嗽吐血:地菍根30g,水煎服。亦治血淋。(江西《草药手册》)

3、治血崩:地菍根12g,红酒半斤,炖服。(《闽东本草》)

4、治妇人白带,经漏不止:地菍根15-18g,用猪瘦肉二两炖汤,以汤煎药服。(《江西民间草药》)

5、治难产:地菍根60-g,切碎,加水3-4碗,文火煎至八分碗,去渣顿服。(《福鼎本草》)

6、治黄疸:鲜地菍根90g,白茅根30g,白糖一两,甜酒一两。先将地菍根、白茅根煎水,加白糖、甜酒冲服。(《湖南药物志》)

白茅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是治黄疸的名药。

7、治肾盂肾炎:地茄根60g,淡竹叶块根15g,车前草9g。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肾盂肾炎指肾脏和肾盂两个部位被细菌侵犯而同时发炎。是老年人常患的一种疾病,多见于有肾结石、前列腺肥大、身体虚弱及有泌尿系感染的人。常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淡竹叶块根清热除烦,利尿。

车前草更是利尿名药。

与利湿解毒的地茄根也就是地菍根共治病症。

8、治疝气:地菍干根60g,龙眼肉、橘核各五钱。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疝气,表现为睾丸、阴囊肿胀疼痛或牵引小腹作痛,可因气滞、寒邪,淤血凝滞所致。

龙眼肉甘温,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橘核苦平,理气散结止痛。无论小肠疝气,还是睾丸肿痛,乳痈肿痛均可治。

与活血止血的地菍根共治病症。

9、治小儿脱肛、疳积:地菍干根15-24g,鸡蛋一个。水炖服。(《福建中草药》)

10、治痢疾:地茄根30-60g。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1、治瘰疬:地菍根15-18g,或全草双倍量,用猪瘦肉二两炖汤,以汤煎药服。(《江西民间草药》)

以上是地菍的治病选方,更多选方就不一一例举了。您见过地菍吗?一起来聊聊哟!

提醒提醒: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中提到的方药,宜根据情况辨证加减,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一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longyanroua.com/zpjs/5551.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龙眼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