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龙眼肉 > 龙眼肉各家论述 > 正文 > 正文

银发乐活有病治病,无病进补你还在乱用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11 13:16:40

中医药的养生误区

人们的养生需求越来越迫切,让不少人陷入中医药的养生误区。如果你也在用这些错误的养生方法,那么现在就及时止损!

误:一虚就找名贵药材补一补

现在,很多人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出现乏力、汗出、失眠多梦、疲倦等症状。

在一些人看来,中药可以“有病治病,无病养生”,感觉自己有点“虚”就想着要进补,尤其喜欢选择名贵中药,如鹿茸、虫草、西洋参、高丽参等。

实际上,中医讲究“阴阳气血平衡”,缺什么才补什么。

“身体有点虚”却分不清楚究竟是阴虚、阳虚、血虚还是气虚,就乱“补”一通,是不行的。

甚至有的人本来身强体壮,觉得“补补总没害处”,就长期服用某种滋补中药,结果越补越虚。

误:中药没有副作用

很多医药产品在宣传时,将中药的副作用几乎选择性地忽略,给人“中药是纯天然、无害”的认识。

但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仍是药物,其治病的基本思想中很重要的一条是“以偏治偏”,就是运用药物的偏性来调整人体功能的偏差。

药物本身是有治疗作用的,虽然按照现代药理研究,大部分中药是没有肝肾毒性的,但并不代表其没有其他副作用的。

中药应用不当,会造成机体功能的损害和偏差。所以,服用中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也不可长期服用。

误:清热泻火常服凉茶

由于一些产品的宣传,导致人们产生一年四季都“上火”的印象。比如人们常遇到的小毛病如咽痛、牙疼、有点口干等,一律被判断为“上火”。随之而来的就是板蓝根、青天葵、菊花、夏枯草等统统泡茶、煲汤一起上。

其实,清热解毒的中药都属苦寒药,中医辨证适用于实火上攻的症状,服用此类药后往往会“泻”,耗损胃气,导致脾胃虚弱。

误:食疗多多益善

食疗是千百年来,华夏文明饮食文化的瑰宝,在防病保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今某些食疗宣传非常火,疗效夸张,仿佛通过食疗,身体不适就立马缓解。

有各色食疗养生馆,观其食谱,大部分是甲鱼、海参、鲍鱼、乌鸡之类的滋补食材,也有如西洋参、党参、黄芪、山药、枸杞子、青天葵等平补及清热解毒中药,虽样式繁多,但一般都是简单拼凑,不能根据食用者体质搭配,造成重花样而轻药效,使食补不能达到“补”之功效。一锅大汤岂是人人适宜!

官方公布的既是食品又为药品的中药名单有种,如山药、山楂、白果、白扁豆、龙眼肉(桂圆)、百合、阿胶、莲子、薏苡仁等。

药食同源是中药特色,这些品种虽是食品但也是具有药效的中药,大量或过量使用会引起身体的不适。如阿胶性滋腻,脾胃虚弱的女性服用后,会出现食欲不振、胃部饱胀等症状。

误:依靠所谓中药保健品减肥美容

传统中医认为,肥胖与痰、湿、气虚等有关。中药减肥从益气、健脾、化痰等着手,利用中药的优势,祛湿、活血、健脾、行气等调整人体脏腑功能,令身体气血运行更佳,加速新陈代谢。

中药美容是通过中药的内服、外用来延衰、驻颜或治疗损美性疾病的一种综合治疗。如古代本草文献中记载了很多中药有“好颜色”“悦泽人面”“白丽”等功效。

然而,目前市面上很多自称含有中药成分的减肥美容保健品中含大黄、芦荟、番泻叶,甚至添加西药激素等,包装成了各种“润肠、通便、排毒、瘦身、养颜”的保健品。大黄、芦荟、番泻叶实际为泻下药,会引起腹泻。

中医讲究辨证施用,减肥美容也不例外,因此中药减肥美容应找专业中医师咨询后方可应用。

误:膏方是纯补品

膏方具有补虚和治病两大特点。中医理论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以阴阳脏腑气血为依据,阴阳脏腑气血平衡则能健康无恙,延年益寿。《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是中医养生和治病的基本思想,也是制订膏方的主要原则。

我国民间有冬令进补膏方的传统习惯,因此许多人认为“膏方是很补的”。实际上,“进补”含义是指补充人体的营养物质,调节或改善人体的生理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而膏方除了能“补”之外,还有治疗疾病的功效。每剂膏方都是中医专家针对每个人的症状和自身特点而专门拟定的,应一人一方。

就算是协定膏方,医生也会根据患者的体质,辨证使用。故膏方“纯补”之说并不正确,不要盲目追崇膏方。

这些误区你有中招吗?

赶紧转发到“亲爱一家人”群里

让爸妈亲戚也来一起学

文章来源:医院

编辑:刘文奇

免责声明:本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longyanroua.com/gjls/97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龙眼肉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