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活血化瘀,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三七,或者时不时冲上三七粉喝一喝,就觉得身体又轻松了很多。三七的确能止血、散瘀、消肿、止痛,《本草纲目》中也记载:“三七能治一切血症”,不过,人的身体很复杂,不同体质的人都会出现瘀血的情况,那么在化瘀血时我们也要把体质因素考虑进来。那么,三七到底该如何服用?又该怎样做辅助调理使用呢?今天我们来分析总结一下!
阴虚体质:三七西洋参
对于阴虚活血化瘀,大家要明确一个顺序,就是要先滋阴,然后再调理瘀血。
如果确定是阴虚体质,可以先用熟地、生地、沙参、麦冬、天冬等滋阴之品,用这些东西煲汤,或者做成饮料喝,一天喝两三杯就可以,调整一两个星期。阴虚的情况调整过来后,就可以服用三七粉来活血化瘀了。
三七西洋参
三七粉1克,西洋参粉1克,同时服用,温水冲服,早晚饭后服用!(女性月经期间停服,孕妇忌用!)
三七为什么要搭配西洋参呢?这是因为三七的药性偏温,如果阴虚之人或体内有热的人服用会出现上火的症状,西洋参性凉,滋补气阴,正好能压制三七的热性,所以不会让人上火。
痰湿体质:温胆汤加味+三七粉
痰湿重同时有瘀血的人,可以一边用温胆汤泡脚,同时服用三七粉化瘀!(孕妇忌用)
温胆汤加味
藿香6克、佩兰6克、茯苓30克、陈皮9克、法半夏6克、炙甘草6克、竹茹6克、枳实6克、生姜3片。
用法:
方中药材熬水,开锅30分钟,滤出药汁,然后将药汁分成两份,早晚兑入温水泡脚,每次20分钟,水温不要太热,水淹过脚面即可,孕妇忌用。
血虚体质:养血+三七粉
如果既有血虚,又有瘀血,此时要先养血,一般养血一两周,然后才能同时化瘀,一边养一边化,这样效果更好。可以服用四物汤或者玉灵膏,或者用桃红四物汤泡脚,同时服用三七粉(月经期间停服),效果更加明显!(孕妇忌用)
四物汤由熟地、当归、川芎、白芍构成,其主要功效就是养血。
玉灵膏是清朝温病四大家之一的王孟英的方子,其中龙眼肉是滋补心脾的要药,具有养心血,安心神的作用,同时龙眼肉味甘入脾,滋补脾胃,可以帮助脾胃化生新血。为了克制龙眼肉的热性,方子中还加入了性凉的西洋参,两者结合,养血的效果很好,不过有痰热的人不要用,孕妇忌服!
桃红四物汤泡脚方
适应症:
1、对于月经量少、月经色黑的女性有不错的效果!
2、对血虚、血瘀的女性特别好!
配方:
熟地6g、当归6g、川芎6g、白芍6g、桃仁6g、红花6g。
用法:
熬水后,泡脚,水温不宜过热!(孕妇忌用)
肝气不舒:三七粉+血府逐瘀汤
肝气不舒引起的瘀血,在服用三七粉的同时,可以用血府逐瘀汤口服或者泡脚几周,辅助调理一下,然后再坚持单独服用三七粉,如果口服也可以选择血府逐瘀胶囊,这样配合起三七粉来比较方便!(孕妇忌用)
血府逐瘀汤
当归9克、生地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6克、赤芍6克、柴胡3克、甘草3克、桔梗5克、川芎5克、牛膝9克。
注意:孕妇忌用
气虚体质:补阳还五汤
气虚会导致瘀血是因为气虚则无力推动血运,致使血行迟缓,通而不畅或部分不通,以致血流瘀滞或不同程度的凝而为瘀。若气虚无力固摄,则血溢脉外,离经为瘀。
针对气虚导致的瘀血,一边要补气,一边要化瘀,中医里有一个方子可用,叫做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汤
黄芪(生)克、当归(尾)6克、赤芍6克、地龙、川芎、桃仁、红花,各3克。
注意:原方是用来调理中风的,在用此方调理瘀血时,用量需要调整,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剂量。
化除瘀血不能盲目,一定要搞清自己的体质,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调理,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个气血通畅的好身体!
正宗河南焦作垆土
麸炒怀山药粉
更养肺脾肾……
中医食疗养生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医院是厨房。
最好的药物是饮食,最好的疗效是坚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