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养肝汤组成:南沙参30克,全当归10克,杭麦冬10克,甘枸杞10克,熟地黄10克,杭白芍10克,制鳖甲10克,鸡内金10克,霍山石斛10克,北五味5克,广郁金10克,青陈皮各10克功能:滋阴养肝主治:慢性肝炎,肝肾志虚型,证见两胁隐痛口苦咽干,手足心热,头昏卫鸣,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舌质红,少苔或苔薄黄,脉弦细。加减运用:口苦甚者加酒炒黄连以清热,失眠者加酸枣仁、琥珀以安神定志,腹胀纳差者加炒三仙以助运化,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者加桃仁、红花、三七以活血通络。禁忌:肝胆湿热及脾胃虚寒者忌服。
加味半夏泻心汤组成:党参15克,半夏15克,黄芩10克,黄连9克,干姜9克,枳壳9克,甘草6克,瓦楞子20克,海螵蛸20克,大枣5枚服法:水煎服,一日一剂功能:和胃降逆,开结除痞、调和阴阳主治:中虚寒热错杂、脾胃升降失调,症见心下痞满、疼痛、干呕或呕吐泛酸、嘈杂,或肠鸣下利,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治浅表性胃炎。
清热化瘀汤组成;柴胡12克、黄芩15克、当归9克、赤勺12克,蒲公英15克、虎杖12克、北沙参15克、薏苡仁18克、苏梗12克、白薇15克功能;和解表里,清热化瘀。组治;手术后发热不退。加减运用;病在上中焦者加大青叶、蚤休、生石膏。病在中下焦者加滑石、黄柏。发热惊厥者加羚羊角粉。
通经除批痹汤
组成;丹参15克、当归15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姜黄10克、鸡血藤15克、威灵仙10克、地龙10克、制川乌10克、南星10克、连翘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功效;活血通络、搜风祛寒、除湿化痰。主治;颈椎综合征、臂丛神经痛、肩周炎、肌纤维织炎等。加减运用;病在肩颈、上肢者,加葛根、羌活、桂枝、桑枝:病在腰背者,加杜仲、川断、狗脊;病在下肢,加牛膝、独活、木瓜。
通脉化瘀汤组成;当归10克、川芎1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苏木10克、紫草10克、丹皮10克、石斜10克、秦艽3克、公英30克、泽兰15克、忍冬藤30克、生姜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功效;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清热利湿。主治;血栓性静脉炎。加减运用;患肢肿胀明显者加苡仁、连翘;红肿明显者加天花粉、银花;病在下肢者加牛膝、防已;病在上肢者,加桑枝、姜黄。
除痹逐瘀汤
组成;当归15克、川芎12克、红花9克、刘寄奴15克、姜黄12克、路路通30克、羌活9克、白芷12克、桑枝30克、胆星9克、白芥子9克。用法;水煎服,没日有一剂,服六剂休药一天,十二天为一疗程。
功能;活血化瘀、行气通络、除湿涤痰
主治;颈椎病加减运用;气虚体弱手麻明显加黄芩30克;项背强急加葛根24克;热郁经络加双花藤30克;湿热内蕴,心烦口苦加黄芩9克或栀子9克、胆草5克。
心痛饮组成:紫丹参30克、三七粉2克、(冲服)真降香5克、薤白10克、远志10克、琥珀粉2克、(冲服)醋柴胡5克、杭白芍10克、五味子5克、青橘叶10克、卧蚕草10克、党参10克、炒积壳5克、桔梗5克、炙甘草5克。用法:早晚两次服。晚间服药时以药液冲服琥珀粉、三七粉。主治:血瘀气机不调之冠心病急慢心绞痛发作,伴心绪不宁之焦虑失眠的患者。加减运用;如心绪不宁焦虑失眠,可去琥珀、五味子;多汗者加浮小麦30克、生牡蛎30克;舌苔厚腻者加清半夏8克,若兼见食无味、纳呆可去清半夏而用半夏曲10克。禁忌及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宜进清淡易消化之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精神刺激,保持大便通畅。
益气活血养心汤组成:炙贡芪60克,淮小麦30克,毛冬青30克,丹参30克,益母草30克,全当归9克,川芎9克,桃仁9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功能:益气活血,助阳通脉。主治:风湿性心脏病,心气不足,血脉瘀滞,胸闷胸痛,心悸乏力。加减运用:心不藏神,出现心悸怔忡,善惊易怒者,加龙齿30克,磁石30克,琥珀粉1,5克,(吞服)。血脉瘀阻、出现胸闷胸痛者加五灵脂12克,山楂12克,降香9克。心肾阳虚,浮肿明显,面色幌白者,加熟附子9克,万年青根9克,姜皮3克,车前子30克。心脉痹阻、肺失肃降,出现喘息气急者,加苏子9克,白芥子9克,降香9克。肺络瘀阻,出现咳嗽咯血者,去桂枝,加旱莲草30克,鲜苇根30克。血不养心,出现头晕心悸,面色少华者,加龙眼肉9克,大枣15克。
通脉宁心汤组成:细木通10克,路路通10克,生地15克,全瓜萎15克,丹参15克,川郁金10克,茯神10克,炙甘草10克功能:降火通脉,活血宁心。主治:冠心病、心肌炎、膀胱炎及前列腺炎属心火亢盛所致者。加减运用:心气虚者去郁金加党参、黄芪;心血虚者加当归、何首乌;不寐者加枣仁,远志;胸痛者加元胡、川芎。注:心肾阳虚者,长期腹泻、滑精者本方慎用。
甘温宁心汤组成:桂枝10克、炙甘草15克、党参30克、麦冬12克、五味子6克、丹参15克、炒枣仁18克、炙远志10克、生姜6克、大枣6枚。功用:温阳宁心,调整心律。主治:心阳不振所致的心悸不安、胸闷、气短、胃冷、脉细缓或结代等症(心律失常:如心过缓、过早搏动、房室传导阻滞以及风心病、冠心病心律不齐者)。加减运用:身恶寒、四肢冷者,加熟附子6克;失眠多梦者,加柏子仁12克、菖薄10克;胸痛明显者,加薤白15克。
养心宣痹汤组成:丹参25克,石菖蒲10克,远志10克,郁金10克、夜交藤15克、鸡血藤15克。服法;水煎服,日二次、早晚服。功能:养心通窍解郁宣痹。加减运用;若胸痹气滞者在本方内加旋覆花15克、(布包)清半夏10克,降香6克,(旋覆花汤之意)。胸痹痰阻者加全瓜萎、薤白(瓜萎薤白白酒汤之意)。胸痹时痛(心绞痛)此方加金铃子、元胡(金铃子之意)。心悸失眠者加北沙参、五味子、寸冬(生脉饮之意)。胸痹怔忡(早搏)加桂枝、炙甘草(桂枝甘草汤之意)。肝热头痛者加珍珠母、钩藤。惊悸不安烦燥者加生牡蛎、生龙骨。呃逆不畅加生代赭石、旋覆花(旋覆代赭石汤之意)。肺气壅闭,郁而不宣而喘促者加葶苈子、苏子(苏葶泻肺汤之意)。
逐痹汤组成:当归15克、白芍15克、川芎10克、威灵仙10克、白芷10克、独活10克、秦艽10克、玄胡10克、细辛4克、鸡血藤15克、五加皮10克、豨莶草10克、甘草10克。服法:将药加水毫升,侵透,煎取约毫升,分两次温服。功能:养血行血,温经散寒,祛风湿,止痹痛。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腿足屈伸不利,或痹着不仁,四肢关节疼痛,以及颈椎病、肩周炎所致的颈肩疼痛。加减运用;行寒肢冷者加附子15克,桂枝10克。疼痛以上肢为主者,加羌活10克,片姜黄10克。疼痛以下肢为主者加牛膝15克,防已10克。温盛者加薏苡仁20克,苍术10克。若痹证日久,体倦乏力,舌淡脉弱者加黄芩20克,党参15克。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