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诗人符锡,驻军武鸣见闻
◎阿素喇
△武鸣花花大世界/网络图片
武鸣,旧称“武缘”,壮乡腹地,八桂中枢,是较早接受汉文明洗礼的骆越故地。尽管武鸣的壮族居民,比例高达近九成,但在明清时代,和周遭一众桀骜不驯的瑶民狼兵,叛服不常的土司土官相比,武鸣却显得相对包容许多。因此历代官府很早便在此设立“县”行政单位(流官体系),而非专门为土民设定的“羁縻土司”。
或也因此,明朝洪武二十四年()在武鸣设立“武缘守御千户所”,隶属南宁卫,成为朝廷向广西西北派兵遣将,平定土司叛乱,或传播汉文化,达到改土归流民族融合的目的。
△大明山顶风景/网络图片
尽管同属荒徼之地,但武鸣文风一贯较为盛行,有史志文书的记载,丰富程度也远盖西北一众土司属地。近世出版的黄君钜、黄诚沅父子合著的《武缘县图经》,以及旧桂系主政时期温德溥修纂的十卷《武鸣县志》等,均是广征博引的经世典籍。
然而,上至乾隆时期耿昭需主持修纂的《武缘县志》,下到九十年代武鸣县志办编纂的《武鸣县志》,诸多重要的武鸣文史资料,无一例外都遗漏了一位明朝官员,暨诗人符锡的身影,这委实是令人深觉迷思和困惑的。
△同治版《新喻县志》里对符锡的记录
符锡,字宜成,号颍江居士。江西省新喻(今新余市)人。其父为符观,是弘治三年()进士,曾升任为广西兵备佥事,平定过广西境内的盐商(盐匪)叛乱。
就现有的记录看来,符锡其生卒年及生平事迹,都不甚详细。而最值得一提的是,符锡在嘉靖三年(年)至嘉靖十七年(年)期间,曾任韶州(今广东韶州市)通判官员,征讨过翁源县流寇叛乱。留下很多和韶州相关的经典作品:《韶州府治舆图》、《韶州府志》等。现今韶州尚有符锡题刻的摩崖石刻“天造锦岩”等古迹。
△韶州丹霞山,明嘉靖二十一年韶州知府符锡题刻的“天造锦岩”/网络图片
在符锡身后,留下另一部重要的诗集作品,十四卷的《颖江漫稿》,收录其生平的诸多诗作。其中有若干首关于武缘(武鸣)的,记有“丙戌”字眼,可推断为嘉靖丙戌年(),应知是符锡他随军征讨岑猛之乱,或思田之乱(卢苏王受叛乱)的事迹和见闻。
《颖江漫稿》收录的第一首关于武鸣的诗,是符锡派遣士兵,给军事机构驻地“武缘守御千户所”除草修葺之后,有感而作的。原诗中附注三株“龙树”,疑为龙眼树,或榕树别称。又有名“八武”的溪水环于其周。全诗如下:
《久驻武缘,僦居僻漏。邑有千户所,屋废基存。旋命兵士芟草辇秽,伐竹构堂而环之以营,数日毕工,遂移居之,时则文武过奁,禽鸟欢鸣,嘉树扶疏而出,喜而赋此》
旧所茅堂虽自低,征夫书剑聊相携。
团团日转三龙树,翼翼云屯八武溪。
市远不妨谭客过,林高无碍野莺啼。
腐儒汗马曾何有,起舞犹堪听晓鸡。
第二首关于武鸣的诗,是《登武缘城眺望有感》。经由透过这位明朝异乡人的视角,我们可以尝试接近五百年前武鸣城内的景象:
《登武缘城眺望有感》
独上荒台望不迷,大明封域奠高低。
火云近午浮空出,野树连营列愔齐。
斥堠固应蛇豕远,郊原宜有凤麟栖。
何知黑子恩威地,此日犹烦将领西。
△万历三十年()《殿粤要纂》里的武缘县图
第三首关于武鸣的诗,是符锡夜半伏枕伤怀而作。其中的感思,读来令人甚觉玩味,譬如“出门无可语”,显示了他作为军官的到来,或是语言不通,或是军营束缚,使得其难于融入当地人生活。全诗如下:
《驻武缘伏枕连日,抚景感时不觉,乡思浩然,遂成五言古诗,聊志余怀云》
武缘诚僻邑,风气别一区。
城郭居民鲜,荒寂拟郊墟。
重林啼怪鸟,幽壑舞蝍蛆。
仲春扇炎风,盛夏始不如。
弱女事贸迁,丁男罕诗书。
犷悍遂成习,推朴亦有馀。
自我驻军来,寄迹于衡庐。
出门无可语,入户但长嘘。
徒效庄舄吟,幽怀竟莫祛。
柯时歼渠寇,解兵赋归欤。
青山固有待,稚子足启予。
长揖上官去,不乐更何于。
第四首关于武鸣的诗,为《武缘龙池二章》。显而易见,这是符锡咏叹武鸣灵水泉(今灵水风景区)而作的诗篇。
灵水又名“灵犀水”,相传水下有水犀牛出现,故名。又传闻,灵水水下有“龙宫”,曾有九条龙在此聚集舞动,经过蜕变后升天。所以灵水又有两个名为“龙口”和“九层皮”的泉口,以及古石刻“龙津吐碧”(所刻的年代不详)。灵水是武鸣盛景,历来文人墨客都曾留下不少足迹。
《武缘龙池二章》
池在县西,绝武水二里,池方数顷,泉混混平涌出,石窦中望之,若明星。疑所谓星宿海者,亦若是矣。下有龙宫,上作真武祠镇之祈祷,辄应丙戌余部兵从讨田贼得从二三子,观焉因号曰:‘龙池’,诗以志之。
其一
灵泉秘武水,气蒸翼轸西。
自有天地来,谁能测端倪。
混混无终极,上与星汉通。
纵观一稊米,万象森鸿蒙。
俯瞰神龙宅,仰跻玄帝宫。
玄宫何所见,亭亭两苍松。
松稍挂明月,倒景西池中。
龙惊卧不稳,喷涛射晴空。
雷雨霎然至,震惊镆铘峰。
居人皆辟易,行者迷西东。
怪此不移时,谭笑曾未终。
回视灵泉上,澹烟横白虹。
其二
白水池澈底,龙宫亦何奇。
灵秘闻柯宰,因之号龙池。
胜日招我游,伏枕负幽期。
眷此不能寐,假舟仍独之。
童□二三子,春服来相随。
褰裳漱玉齿,晚帽挂松枝。
遥望天井山,坐题五海诗。
正气亿千载,妖氛几何时。
大哉圣人言,与点岂吾欺。
为道弦歌宰,重游须及兹。
天井山:在县南三十里,山顶有泉,相传侬智高立寨其上。五海:里名。
△灵水风景区/朋大将军供图
△灵水风景区/朋大将军供图
△天井岭远眺/朋大将军供图
第五首关于武鸣的诗,为《呈扬宪副易之时,奉撽从讨田贼驻兵武缘》。从题目上看,或为符锡征讨田州叛乱,初到武鸣而作。字里行间透露着豪迈的气势。全诗如下:
《呈扬宪副易之时,奉撽从讨田贼驻兵武缘》
人中有骥无与俱,风格嶷然凡马殊。
腾骧云汉生超忽,回视□滓徒嗟吁。
纷纷霜台肃具瞻,选兹文武畴克兼。
不逢盘错别利器,青萍何谢铅刀铦。
南征孰是扰天纪,谭笑千军随指使。
邕流倒卷昆崙摧,几日收勋报天子。
属士空惭里闬同,推诚略分恩过蒙。
夷门虚左岂足慕,愿扳鸿翮追长风。
△航拍武鸣城区/网络图片
参考资料:
[1]王贵忱著.可居丛稿[M].
[2]广东省佛教协会主办.广东佛教合订本[M].
[3][清]廖燕著.廖燕全集(下册)[M].
[4]同治本.新余县志.卷九官业.
[15]南宁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南宁文史资料年第1辑[M].
(图文编辑:阿素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