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徽州正当黄梅雨尾和夏至未满的交界,还没来得及把堆积的潮湿衣物完全晒干,气温便从25度骤升至35度,昼长温高,心浮气躁,真可谓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生活的日常从防潮变成了防晒,工作状态依赖空调房,身体舒爽交给冰汽水,这些夏日生存法则尽管人手必备,烈日炎夏还是让人萎靡。
想起来很佩服十多年前还是孩童的自己,那些没有空调的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竟然没有一点关于夏日的抓狂回忆。我问朋友郑宓,“我们小时候的天气一定没有现在这么热吧,随便吹吹风扇就可以了。”
“哪有,热都是一样的热,只是小时候很容易满足,吃到好吃的就不热了。”郑宓莞尔。
“雪糕?西瓜?汽水?”
“难道你没有吃过酒酿么?”郑宓讶异。差点就忘记了童年里充满神秘禁忌又让人欲罢不能的酒酿了。小时候,在徽州的街头巷尾,时常可以看见有人挑着酒酿担子沿街叫卖。
担子两头挑两只蒸笼,笼盖中间挖空镶上玻璃,玻璃下面放着一碗碗酒酿;每碗中心的部分被掏空,里面溢满了甜酒汁。
徽州曾经最时兴的担挑蒸笼酒酿
如果街上遇到了,我是一定要央求我妈买一碗的,但是我妈每次都只给我吃几口,她总是说小孩子吃多了会醉。我一直不明白,这么清甜适口的东西,为什么要跟酒扯上关系,害的我都吃得不尽兴。
“已经十多年没有吃过那种手工原味的酒酿了,再也吃不到了”。我被郑宓勾起了满脑子的惋惜。
“想吃么?我知道哪里还可以吃到,下班我带你去。”
圆形小拱门为新安关,有古时歙州最早的入城关口一说
郑宓说的是位于歙县新安关城门旁的一家祖传手工酒酿坊。我们到那时正好手艺人吴阿姨收摊回家,骑着一辆三轮车,车斗里放着几只蒸笼,里面仅剩了一小块酒酿,还有少许微稠泛着细碎米白的酒汁。
我们尝了一口糯米,是冰的,入口绵醇沁凉,喝一口汤汁,清甜中夹杂着一丝涩酸,薄酒淡醴。童年的那些馋嘴瞬间随着此刻的味道觉醒了。
十几年过去,吴阿姨的手工酒酿不负记忆,看着我们喜出望外的样子,吴阿姨淡然:“你们才多大啊,我家三代都是做酒酿的,就算你们爸妈来,味道也还是那个味道。”
吴阿姨每日都要做上十斤酒酿
原来是祖传的手艺。故事要从60年代,吴阿姨的公公——汪大爷说起。那个物资匮乏、生活困苦的年代,家里每逢客来,如何招待总是一个困扰。
偶然一次,汪大爷得知了做酒酿的秘方,糯米本寻常,但遇上酒曲发酵,竟如此可口。从那以后,酒酿就成了家里来客、逢年过节时的必备,每次都被大家迅速分食。
后来家里人建议,既然大家都爱吃,何不拿到街上去卖呢?于是最早的担挑碗装酒酿出现在了歙县的街巷。
“现在酒酿还好卖么?”-“我家几十年的手艺,大家吃惯了,所以都好卖。”
待到吴阿姨嫁入汪家,汪大爷便把手艺传给了这位贤惠的媳妇。酒酿的工序并不复杂,将一颗酒曲捣碎撒入适量蒸好的糯米中,30度左右的室温下静待其发酵一两日便好。
唯一需要费力气的地方就在酒曲这了。我也是和吴阿姨请教时才知道,酒曲竟然是由一朵朵梅红的小花制成的。彼年吴阿姨做的最多的就在当季时骑车十几里,到自家园里采摘新鲜的酒曲花了。
酒曲花经过古法工艺,做成了完全无添加的手工酒曲
到了90年代,吴阿姨家的酒酿已经颇有名气,歙县大街小巷几乎人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位酒酿人。
小碗的分量有时候难以满足部分人的需求,于是吴阿姨开始用盆来制装酒酿,遇上那些需要多人份的顾客,她便用手杆称称一份,一斤的,两斤的,再多的话也可以提前预订。这样的卖法一直延续到今天,那辆三轮车一骑就骑了20年。
一杆良心秤,一碗酒酿香
吴阿姨的家在新安关城门旁,这个古时歙州的关口在十多年前仍是路人重要的往来通道,吴阿姨每日都会摆几碗酒酿在城门下,过路人经过时都会坐下休息,买一碗酒酿填一填肚子,相邻相亲闲话几句家常,喝两口吴阿姨免费提供的茶水,继续赶路。
郑宓小时候就经常和小伙伴跑来吴阿姨这买酒酿吃,几个孩童围着一碗晶亮的酒酿,你一口我一口,嬉笑打闹,最平凡也最珍贵。那个古老的城门应该耳闻了不少黄口小儿的欢声笑语。
而今天吴阿姨已经不在城门下支摊:“现在我们没办法在这里卖酒酿,因为这条古路已经基本没有人会走了。“
曾经往来新安关的过路人都会在此歇脚,吃一碗酒酿
这些城门影像充满了诗意。很自然让人想起那首广为流传的《从前慢》。
“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从前的锁也好看”。
人与人之间围绕着缓慢平和、朴实淳简的默契。
制作酒酿的大致工具
渐渐的,所有的人突然着急赶路,大家没了写信的兴致,没了等待的按捺,旅行和见面变得容易,遇见的人越来越多,人来不问亲疏,淡饭一杯茶去,生活开始有无限的可能性。
这种提速的生活里,终于有人发现内心和世界无法共振,自己和他人只剩社交。
蒸熟的糯米中均匀的撒上酒曲粉,并捣出一个酒窝
该做些什么好让自己放慢生活的脚步?该做些什么才能感知人与人的温度?
洞悉诗意很简单,你若在意,诗意就存在。修补感情也不难,心里记挂,感情就会回来。
一碗慢酵的酒酿平缓了我的匆匆前行,一碗共享的酒酿唤起了我对他人丢失已久的嘘寒问暖。对我有效,想必你也不会丝毫无感。
将剩余的酒曲粉均匀洒至表面,方便引露
回望,从前慢。
慢酵,意绵长。
我为你亲手做了一碗徽州酒酿。
愿诚挚的我与真实的你仍然在一起。
来源:莫凡旅行
营养价值
醪糟(甜酒酿)的营养
醪糟,俗名米酒、伏汁酒、糯米酒、江米酒、甜米酒、甜酒酿、酒酿儿等,
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食品之一。
醪糟以大米为主要原料,
经蒸煮、加曲、糖化、发酵而成,香甜可口,营养丰富。
醪糟与黄酒有许多不同之处。
最明显的区别是,甜酒药中的根霉、毛霉等对原料中淀粉质的糖化深度,
要比黄酒药中的根霉、毛霉等对原料中淀粉质的糖化深度深得多。
我国江南各地自立夏起,人们都有吃醪糟的习惯,认为它很有营养。
醪糟是一种纯天然的传统发酵饮品,多以糯米为原料拌入酒曲发酵而成,
与东南亚和非洲的一些传统发酵食品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为中华民族的特有食品,
醪糟因酒精浓度低、香甜可口、营养丰富而广泛流传,深受我国人民喜爱。
经现代科学检测,它所含的氨基酸种类多达16种,
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种类很全,
它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糖类、有机酸、蛋白质、酞、无机盐等成分,
易为人体消化吸收,营养价值极高。
醪糟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糖、酞、氨基酸、微量元素及维生素C、A、D、E、K等,
适量食用有助於提高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
并有补血养颜、舒筋活血、健身强心、延年益寿之功效,
历来被人们当作一种滋补食品,深受人们喜爱。
采用现代分析手段对醪糟的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后,
利用丰富的微生物资源进行工业化生产,
是一条前景广阔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日本的纳豆激酶开发就是其中成功的范例之一)。
研究表明:醪糟中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和呈香物。
醪糟中氨基酸的含量
醪糟在医药方面的用途很广,在我国中医药领域,
常用醪糟来浸泡、炒煮、蒸炙各种中药材,藉以提高药效。
因此,醪糟是调制各种中成药的重要辅料。
常喝醪糟不仅对健康人有益,而且对一些慢性病有辅助治疗功能。
例如: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及消化不良的人,
常喝醪糟可以促进胃液分泌,增加食欲,帮助消化;
患有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的人,常喝醪糟可加快血液回圈,
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减少脂类在血管内的沉积;
慢性关节炎病人常喝醪糟有活血通络的作用;
产妇乳汁分泌不足时,喝醪糟可以促进乳汁分泌,增加奶量。
大病初愈,身体虚弱、贫血、大手术恢复期的病人,
常喝点醪糟可起辅助治疗作用。
近年,对醪糟生理功能的研究发现,
醪糟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并对乙醯胆碱酯酶(AChE)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所以醪糟应该具有降血压和防治老年痴呆症的生理功能,
其主要作用因数可能是γ-氨基丁酸(GABA)。
医师说,醪糟具有温经活血、滋阴补肾的作用,从中医的角度讲,辅以不同的配料,可治疗痛经、产后身体痛等症。
治痛经:醪糟2汤匙,红糖1勺,带核龙眼肉6粒,打碎的鸡蛋1个,同煮,煮熟即可食用。经前1周服用2~3次,睡前2小时服用,经期可继续服用
治月经先期:醪糟2汤匙,红糖1勺,玄参10克,煲10分钟后,放入打碎的鸡蛋1个,至鸡蛋熟即可食用。月经干净后开始每周服用2~3次,睡前2小时服用,经期暂停。
治产后身体痛:醪糟2汤匙,红糖1勺,鸡血藤10克,煲10分钟后,放入打碎的鸡蛋1个,至鸡蛋熟即可食用。月经干净后开始每周服用2~3次,睡前2小时服用,哺乳期慎用。
专家点评:用醪糟食疗方时,应该注意起居保养。痛经的女性,寒证较多见,所以醪糟配合带核龙眼肉可补气血、理气活血,平时避免进食寒凉生冷食品,月经前后注意保暖。月经先期的女性,阴虚证较多见,所以配合玄参补阴血,降虚火,平时注意避免食用温补燥热的食品。产后身体痛的女性,多是气血凝滞不通所致,所以配合鸡血藤活血通络,平时注意保持心情舒畅。
对于女性和减肥人士来讲,酒酿则更有它的独到之处。酒酿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菌类,把做好的酒酿汁液用来敷脸就是最好的美白面模,再加上含有能促进女性胸部细胞丰满的天然荷尔蒙,其酒精成分也有助于改善胸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丰胸的效果,这比吃一筐胡萝卜或木瓜可有用多了。同时,酒酿有升散通利之功效,经常食用,可以轻身,从而达到减肥的功效。
丰胸:酒酿有很好的丰胸效果,客家授乳的妇女,如果乳汁不通畅,吃个甜酒酿蛋,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歙县论坛”法律顾问:王亦文律师安徽久安律师事务所
↙点击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longyanroua.com/hxcf/8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