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
“药食同源”,意为食物即药物。
古代中医学家把药物“四气”“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中,并认为每种食物均具有性味,可以理解为药物与食物同时起源。
“药膳”发源于我国传统的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将“药食同源”的中药材与某些食物配伍,采用独特的饮食烹饪方法而制作的美味食品,药膳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延年益寿。
山楂
山楂是植物山里红或野山楂的成熟果实,前者被习称为“北山楂”、后者被习称为“南山楂”,两者在功效与主治病方面无太大的差别,主要具有消食化积、行气散瘀等功效。广泛应用于各种食积,尤其是消化油腻肉食积滞,《本草纲目》指出:“化饮食、消肉积”;也可用于泻痢腹痛,疝气疼痛,《新修本草》提出“楂汁止痢”;山楂还具有通气活血、化瘀止痛的效果,用于各种因瘀血而产生的针刺样疼痛病症。现代研究发现南山楂含柠檬酸、山楂酸、肉质、皂苷、维生素C,北山楂含有酒石酸、黄酮、内酯等成分,南北山楂均具有强心、抗心律失常、增加冠脉血流量、扩张血管、降血脂等作用。
除了大众熟知的山楂片、山楂冰糖葫芦,以山楂为食材,还可制成山楂冰糖羹,也可以做成零食山楂糖雪球;鲜山楂可与苹果汁或香蕉汁,再加少许冰糖或白砂糖做山楂果酱,以上均具有消食和胃益气等功效。
山药
山药是植物薯蓣的根茎,其性味甘、平,主要归肺脾肾三经。具有益气养阴、补肺脾肾、固精止带等功效。对脾胃虚弱,对脾虚食少,倦怠乏力,大便溏薄以及妇女带下增多,儿童消化不良的泄泻,均可使用。对肺肾虚弱,如肺虚久咳,肾虚遗精遗尿或尿频,可配伍熟地黄、山茱萸等同用。阴虚内热等症有良好的疗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山药含薯蓣皂苷及皂苷元、胆碱、植酸、维生素、甘露聚糖等,具有滋补、助消化、止咳、祛痰、脱敏和降血糖等作用。
白扁豆
白扁豆是草本植物扁豆的成熟种子,具有健脾益气,化湿消暑的功效。常用于脾虚湿盛而见倦怠乏力、食少便溏或泄泻,脾虚引起妇女湿浊下注,白带过多。暑天感受湿邪,见吐泻不止,用扁豆能健脾化湿、消暑和胃。扁豆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锌,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尼克酸以及泛酸等。《本草纲目》指出白扁豆:“止泻痢、消暑、暖脾胃、除湿热、止消渴”,可见扁豆用途广泛。
当归
当归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归的根,性味甘、辛、温,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等功效。主要用于心肝血虚见面色萎黄,眩晕心悸等症,更常用于血虚兼有血瘀所见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症。当归能活血,在痈疽疮疡方面既能活血止痛,又能补血生肌,是中医外科的常用药。《景岳全书》指出“当归,味甘而重,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能行血”。此外,当归还能治疗便秘,对血虚肠燥引起的大便干结疗效尤佳。现代药理及动物实验表明当归能兴奋子宫平滑肌,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栓作用,能促进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生成,有抗心肌缺血和扩血管作用,还有镇静、镇痛、抗炎及抑制某些肿瘤株生长和体外抗菌作用。
龙眼肉
是常绿乔木植物龙眼的假种皮,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在川南有大量种植,又称“桂圆”。鲜桂圆果肉醇厚爽口,干桂圆初秋果熟时采摘,烘干或晒干,去喝取肉,其味甘美,深受人们喜爱。龙眼肉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作用,主要用于心脾两虚所见心悸、失眠、健忘,《神农本草经》指出本品“主安志,厌食,久服强魂魄,聪明”。《药品化义》:“桂圆,大补阴血”,因此常用于老弱体虚、产后、大手术后、大病后见气血不足。
核桃仁
为落叶乔木胡桃成熟果实的核仁,性味甘温。具有补肾、温肺、润肠等功效。《本草纲目》指出:“补气养血,润燥化痰,利三焦,温肺暖肾,治腰部重痛”,临床常用于肺肾两虚的喘咳,肾阳亏虚引起的腰膝酸痛,遗精遗尿,因核桃仁富含油脂,可用于肠燥便秘,尤其老年人,兼有阳气亏虚者最佳。此外,还能治疗尿路结石,有排石的作用。
枸杞子与桑椹
主产于宁夏,故有“宁夏枸杞”之美称。具有补肝肾、益精血,明目等作用,多用于肝肾不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视力减退、内障目昏及消渴等病症。比如人们熟知“杞菊地黄丸”。桑椹是桑科叶灌木桑的果穗,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肠等功效,常用于阴血亏虚引起的头晕耳鸣,目昏眼花,失眠,须发早白,脱发,遗精等病症,《滇南本草》:“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此外,因具有养阴生津润燥的功效,对津液内伤引起的口渴,肠燥便秘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科室简介
中医科
我院中医科始建于一九五六年,下设中医大内科(中医妇科、儿科、内科等)、针灸科、针灸理疗按摩推拿科、中医治未病科等专业。
内科:治疗顽固性咳嗽、哮喘、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硬化、肿瘤、胆囊炎、急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急慢性肠炎、急慢性肾炎、风湿病、痛风、失眠、便秘、男性不育、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炎、中风、痤疮、皮疹、皮肤过敏、神经性皮炎、湿疹、老年性痒疹、病毒性疱疹等等以及疑难杂症。
儿科: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顽固性咳嗽、腹泻、厌食症、急慢性胃炎、支气管哮喘、肾小球肾炎、泌尿道感染、遗尿、多动症、过敏性紫癜、风疹、皮疹、湿疹、水痘、营养不良等等疾病以及小儿疑难杂症。
妇科:治疗急慢性盆腔炎、阴道炎、月经不调、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痛经、闭经、乳腺炎、乳房小叶增生、不孕症、子宫肌瘤、更年期综合症、带下、胎动不安、先兆流产、产后恶露不绝、产后缺乳、产后乳汁自出、产后感冒、产后腹痛、产后发热等等及其它疑难杂症。
针灸科:科室治疗手段丰富,广泛开展了中药穴位贴敷、中药薰蒸、中药灌肠、针法、艾灸(三伏灸、三九灸等)、中药雾化吸入、耳针、脑反射等中医特色治疗。
运用传统针法、灸法、耳针、火罐、穴位贴敷、按摩推拿、中药熏蒸、中药外治等等方法,结合先进的现代化设备,自制敷药、擦剂、电离子透药等治疗中风、偏瘫、面瘫、颈腰椎尖盘突出症、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症、肩周炎、网球肘、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妇科不孕不育、盆腔炎、脑血管病(脑梗塞.脑出血)、骨关节病、前列腺疾病、术后肠粘连和部分内妇儿疑难杂症。
针灸理疗室:擅长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中风后遗症、骨折后遗症、多发性神经损伤、退行性关节炎、痛经、月经不调、痛经、青春期痤疮、神经瘙痒症、顽固性带状疱疹神经痛、头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关节炎性疼痛、颞颌关节痛、腱鞘炎、急性胰腺炎后期积液吸收痛等等疼痛性疾病。眩晕、胃肠神经紊乱症、神经衰弱、失眠、面肌痉挛、面神经麻痹、顽固性面瘫等,以及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中风后遗症、颈椎病、膝关节病、网球肘等等疾病。
治未病科:运用中医的方法,调理人体免疫力抵抗力,增强人体体质,全方位调动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其核心理念是预防为主,重在防病,从而达到人体保持身心健康的目的。
中医科:
-
编辑:郑雯
文字来源:中医科万宏
图片来源:综合网络
预约挂号
-(庆云院区)
-(草市分部)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longyanroua.com/gjls/5394.html